2018年山東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考試模擬試題及答案五
一、選擇題:1~40小題,每小題2分,共8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選出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是 (??)
A.兩個不同的真理
B.真理發展中兩個不同階段
C.兩種完全相同的真理
D.同一真理的辨證屬性
答案:D
2.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發展戰略的出發點和歸宿是 ( )
A.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
B.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
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答案:C
3.設想沒有運動的物質,是 ( )
A.客觀唯心主義觀點
B.主觀唯心主義觀點
C.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觀點
D.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答案:C
4.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 ( )
A.公有資產占優勢上
B.控制力上
C.集體經濟大發展上
D.國有資產占優勢上
答案:B
5.新民主主義的前途是 ( )
A.獨立國家
B.封建社會
C.資本主義社會
D.社會主義
答案:D
6.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它是指 ( )
A.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物
B.物質的具體形態和結構
C.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D.不能被人們所認識
答案:C
7.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區實行( )
A.民族自治制度
B.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C.民族團結制度
D.民族合作制度
答案:B
8.近代中國革命的首要對象是 ( )
A.帝國主義
B.封建主義
C.官僚資本主義
D.民族資本主義
答案:A
9.鄧小平理論的精髓是 ( )
A.以人為本,科學發展
B.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C.對外開放,改革創新
D.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答案:D
10.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 ( )
A.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B.實現共產主義
C.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不動搖
D.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答案:D
11.“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最初是針對 ( )
A.香港問題
B.臺灣問題
C.澳門問題
D.國際爭端問題
答案:B
12.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是各民族的 ( )
A.長期共存
B.民族平等
C.共同繁榮
D.民族團結
答案:C
1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要求是 ( )
A.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B.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C.堅持三個有利于的根本標準
D.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答案:D
14.我國在發展對外經濟的各種形式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是( )
A.對外貿易
B.對外技術交流
C.對外資金交流
D.承包國外工程
答案:A
15.中國共產黨全面闡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是在( )
A.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鄧小平講話中
B.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
C.黨的十二大報告中
D.黨的十三大報告中
答案:D
16.中國革命的主力軍是 ( )
A.民族資產階級
B.工人階級
C.城市小資產階級
D.農民階級
答案:D
17.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是 ( )
A.解放思想
B.群眾路線
C.與時俱進
D.實事求是
答案:D
18.1995年江澤民發表題為《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斗》的重要講話,提出了推動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 )
A.兩套方案
B.四項原則
C.六點建議
D.八項主張
答案:D
19.人口因素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是可以 ( )
A.制約和影響社會發展
B.決定國家的貧富強弱
C.決定社會制度的性質
D.決定社會制度的更替
答案:A
20.新民主主義經濟綱領中,對民族資本主義的政策是 ( )
A.利用
B.保護
C.沒收
D.限制
答案:B
2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是 ( )
A.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
B.法制建設
C.教育、科學、文化建設
D.哲學社會科學建設
答案:A
22.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各門具體科學的關系是 (??)
A.無限和有限的關系
B.一般和特殊的關系
C.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的關系
D.理性認識和感性認識的關系
答案:B
23.中國共產黨的根本組織原則是 ( )
A.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
B.黨的代表大會制度和各級黨委領導
C.民主集中制
D.少數服從多數,多數照顧少數
答案:C
24.“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既是確定的,又是不確定的”,這是 (??)
A.辯證法的觀點
B.詭辯論的觀點
C.相對主義的觀點
D.不可知論的觀點
答案:C
25.辯證唯物主義認為認識的本質是 ( )
A.主體對客體的自由選擇
B.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C.主體對客體的主觀創造
D.主體對客體的科學評價
答案:B
26.科學發展的基本要求是 ( )
A.以人為本
B.發展
C.全面協調可持續
D.統籌兼顧
答案:C
27.在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上,唯心主義的錯誤在于 (??)
A.片面夸大意識的能動作用
B.否認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
C.強調物質對意識的決定作用
D.夸大意識對物質的依賴作用
答案:A
28.社會主義社會要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而共同富裕就意味著 ( )
A.所有社會成員同時同步富裕
B.允許一部分人通過誠實勞動先富起來,然后帶動和幫助更多的人走向共同富裕
C.分配上完全平等,否則會兩極分化
D.先通過兩極分化,再走向共同富裕
答案:B
29.我們黨正式確定鄧小平提出的“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的會議是一 ( )
A.十一屆三中全會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答案:C
30.唯物辯證法體系中,揭示事物發展狀態和形式的是 (??)
A.矛盾規律
B.質量互變規律
C.否定之否定規律
D.因果規律
答案:B
31.“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鄧小平理論之間是 ( )
A.并列關系
B.繼承關系
C.繼承與發展關系
D.發展關系
答案:C
32.辯證否定是聯系的環節,這是指 ( )
A.新事物區別于舊事物
B.新事物產生于舊事物
C.新事物取代了舊事物
D.新事物戰勝了舊事物
答案:B
33.“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印象”這句話的含義是 ( )
A.意識是溝通主觀和客觀的橋梁
B.意識是客觀精神和主觀感覺的產物
C.意識的內容是主觀的,形式是客觀的
D.意識的形式是主觀的,內容是客觀的
答案:D
34.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 )
A.全面協調可持續
B.以人為本
C.統籌兼顧
D.實事求是
答案:B
35.中國紅色政權存在和發展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 )
A.有相當力量紅軍的存在
B.中國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C.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D.國民革命的影響
答案:B
36-40題為時政試題。成人高考時政試題是2017年7月到2018年6月國際國內時政大事。
二、辨析題:41~42小題,每小題l0分,共20分。首先判斷正確或錯誤,然 后說明理由。
41.量變和質變的區別是絕對的。
答案:錯誤。
(1)唯物辯證法認為,一切區別都是有相對性的,因為它是以一定的條件為前提的,量變和質變的區別也不例外。
(2)事物的變化在一定的范圍、意義上說是量變,從另一范圍、意義上說又是質變;反之亦然。總的量變過程中的部分質變,就整個事物變化過程來說,它是屬于量變,但就事物的這一部分本身來說,它又是質變。
(3)如果把事物變化的范圍加以確定,那么量變和質變的區別又具有絕對性,否則就會混淆量變和質變的原則區別。
4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是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答案:錯誤。
(1)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是共性和個性的關系,是絕對和相對的關系。普遍性是共性、絕對性,特殊性是個性、相對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普遍性是特殊性的共同本質;特殊性是普遍性的基礎,特殊性內含普遍性,但比普遍性更豐富。
(2)整體和部分是反映事物的全體與它的組成部分(要素)之間的關系。整體由部分組成,部分存在于整體之中,部分作為整體的一部分而存在;由各個部分組成一個整體以后,那么整體的性質和功能與原來各個部分的性質和功能是不同的。
(3)普遍性和特殊性,整體和部分,它們是從不同方面反映事物不同關系的兩對范疇,不能把它們混同起來。
三、簡答題:43~45小題,每小題l0分,共30分。
43.簡述唯心史觀的根本缺陷。
答案:唯心史觀存在著兩個主要缺陷:
(1)不懂得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總是將人們的思想動機當作社會歷史的最終決定力量。
(2)不懂得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總是將少數英雄人物當作社會歷史的主人。
44.什么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它的內容和作用是什么?
答案:(1)哲學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問題。
(2)哲學基本問題包括兩方面的內容:第一,思維和存在(意識和物質)何者是第一性的問題。第二,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即意識能否認識現實世界的問題。
(3)哲學基本問題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對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基本派別的唯一標準。對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標準。
45.為什么說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
答案:(1)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這一命題,指出了鄧小平理論的兩個相互聯系的方面。即一方面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另一方面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
(2)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是指這一理論所依據和堅持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馬克思主義的,遵循的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原則,是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一脈相承的。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還表現在這一理論的基本內容源于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自然是這一理論中應有之義。鄧小平理論中的主要內容,都是圍繞回答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而展開的。
(3)鄧小平理論是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是指鄧小平理論沒有從本本出發教條式地對待馬克思主義,而是從中國國情出發,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對馬克思主義進行發展和創新,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把馬克思主義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
四、論述題:46小題。共20分。
46.為什么說對外開放是我國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
答案:(1)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這是生產社會化發展的必然結果,是商品經濟、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
(2)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這是對中國長期停滯落后的歷史教訓的深刻總結。歷史經驗告訴我們:閉關鎖國只能導致貧窮落后。
(3)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迫切需要對外開放。擴大開放可以引進資金、引進技術、引進管理、引進人才,以克服我國資金短缺、技術落后、管理知識不足等困難;可以大力開拓國際市場,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加速實現現代化。
(4)對外開放不是權宜之計。即使我國今后經濟、技術水平提高了,仍然要實行對外開放。要充分利用世界的資源、技術和市場,以促進自己的發展。
關注微信公眾號:山東海浪教育 ,獲取更多學習資料,搜索山東海浪教育網校,觀看更多在線視頻講解
上一條 : 2018年山東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考試模擬試題及答案四
下一條 : 2018年山東成人高考報名考試進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