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東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考試模擬試題及答案二
一、選擇題:1~40小題,每小題2分,共8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選出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的根本原因是
A.生產力水平低而且發展不平衡
B.資金短缺
C.人口多,就業壓力大
D.科技落后
答案:A
2.堅持與時俱進,最重要的是
A.發展先進生產力
B.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C.要使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富于創造性
D.鞏固執政地位
答案:C
3.實踐的最基本的形式是
A.處理社會關系的實踐活動
B.改造自然的生產實踐活動
C.科學實驗活動
D.改造世界的物質性活動
答案:B
4.毛澤東明確提出土地改革總路線的著作
A.《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B.《在晉綏干部會議上的講話》
C.《改造我們的學習》
D.《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
答案:B
5.社會進步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
A.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B.人與人的團結協作
C.人類社會基本矛盾運動
D.人性的復歸
答案:C
6.主張“世界上除了運動著的物質之外,什么也沒有”的觀點,屬于
A.否認意識與物質本質差別的庸俗唯物主義
B.主張世界統一于物質的辯證唯物主義
C.否認時間、空間客觀性的唯心主義
D.割裂物質運動與時間、空間密切關系的機械唯物主義
答案:B
7.在我國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中,應積極發展
A.農業
B.第二產業
C.工業
D.第三產業
答案:D
8.社會主義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是
A.企業生產的快速發展
B.比例協調
C.市場需求旺盛
D.企業利益高
答案:B
9.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必須始終以
A.經濟效益為中心
B.發展速度為中心
C.擴大規模為中心
D.有計劃按比例為中心
答案:A
10.毛澤東在哪部著作中明確提出了新民主主義的三大經濟綱領
A.《(共產黨人)發刊詞》
B.《新民主主義論》
C.《論政策》
D.《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
答案:D
11.毛澤東正式向全黨提出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文章是
A.《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的矛盾的問題》
B.《論十大關系》
C.《為爭取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基本好轉而斗爭》
D.《不要四面出擊》
答案:B
12.1947年3月,被國民黨宣布為非法團體的政黨是
A.中國民主同盟
B.中國青年黨
C.中國社會黨
D.第三黨
答案:A
13.下列說法中揭示了事物發展規律的是
A.太陽東升西落
B.水往低處流
C.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的要求
D.國家是調和階級矛盾的工具
答案:C
14.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權力機關是
A.國務院
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C.全國政協會議
D.人大常委會
答案:B
15.馬克思主義哲學對唯心主義哲學的科學態度是
A.堅決批判,徹底否定
B.避而遠之,不聞不問
C.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D.有用則取之,無用則舍之
答案:C
16.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
A.實現共同富裕
B.發展社會生產力
C.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D.提高國民經濟的整體素質和效益
答案:C
17.正式確定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是
A.遵義會議
B.黨的六屆六中全會
C.黨的七大
D.黨的八大
答案:C
18.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基本立足點是
A.武裝斗爭
B.實事求是
C.群眾路線
D.獨立自主
答案:D
19.在社會主義階段,解放生產力的正確途徑是
A.革命
B.政治運動
C.改革
D.階級斗爭
答案:C
20.我們講一切從實際出發,最大的實際就是中國
A.人口多,勞動者素質不高
B.生產力水平低
C.自然資源短缺
D.現在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答案:D
21.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是
A.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
B.人民當家作主
C.民主集中制
D.對敵人實行專政
答案:B
2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是
A.統一戰線、武裝斗爭、土地革命
B.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實行自我批評
C.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
D.實事求是、根據地建設、群眾路線
答案:C
23.解放戰爭時期,揭開戰略決戰序幕的是
A.濟南戰役
B.遼沈戰役
C.淮海戰役
D.平津戰役
答案:A
24.我黨提出把工作重點由鄉村轉移到城市的會議是
A.中共七大
B.七屆二中全會
C.七屆三中全會
D.中共八大
答案:B
25.矛盾的基本屬性是
A.同一性和斗爭性
B.普遍性和特殊性
C.共性和個性
D.絕對性和相對性
答案:A
26.繁榮學術和文化藝術,要貫徹“二為”方向,即要堅持
A.為經濟建設服務,為民主建設服務
B.為人民服務,為經濟建設服務
C.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
D.為民主建設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
答案:C
27.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必須始終堅持的原則是
A.以經濟效益為中心
B.以平衡比例為中心
C.以發展速度為中心
D.以工業建設為中心
答案:A
28.中國共產黨各方面建設的基礎是
A.政治建設
B.思想建設
C.組織建設
D.作風建設
答案:B
29.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是
A.依法治國
B.人民選舉
C.多黨合作
D.人民當家作主
答案:D
30.無產階級領導權的中心問題是
A.實現對軍隊的領導
B.實現對小資產階級的領導
C.實現對農民的領導
D.實現對民族資產階級的領導
答案:C
31.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精髓是
A.群眾路線
B.為人民服務
C.對立統一規律
D.實事求是
答案:D
32.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和創建人民軍隊的開端是
A.南昌起義
B.秋收起義
C.廣州起義
D.三灣改編
答案:A
33.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區別于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根本標志是
A.無產階級專政
B.實行按勞分配原則
C.社會主義公有制
D.勞動者成為國家主人
答案:C
34.把世界的本原歸結為某種或某幾種具體物質形態的哲學派別是
A.機械唯物主義
B.樸素唯物主義
C.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D.庸俗唯物主義
答案:B
35.下列說法中屬于矛盾的同一性含義的有
A.矛盾雙方相互排斥和否定
B.矛盾雙方相互依存和轉化
C.矛盾雙方相互對立和斗爭
D.矛盾雙方相互離異和沖突
答案:B
36-40題為時政試題。成人高考時政試題是2017年7月到2018年6月國際國內時政大事。
二、辨析題:41~42小題,每小題l0分,共20分。首先判斷正確或錯誤,然 后說明理由。
41.《論十大關系》中提出了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任務。
答案:正確。
(1)毛澤東在1956年4月黨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發表了論《十大關系的講話》,在講話中正式提出了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任務。
(2)毛澤東在講話中以蘇聯經驗為鑒戒,根據我國的情況,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進行了初步探索。他提出了走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工業化道路的思想,強調發展工業必須和發展農業并舉,以工業為主導,以農業為基礎,按照農業、輕工業:重工業的次序安排國民經濟。
(3)他提出要處理好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沿海工業與內地工業,中央與地方,國家、集體與個人等一系列關系,實行“兩條腿”走路的方針。
42.大資產階級是中國民主革命的主要對象之一,因此,它始終被排除在統一戰線之外。
答案:錯誤。
(1)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決定了大資產階級是中國民主革命的主要對象,推翻大資產階級的剝削和壓迫,是中國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務之一。
(2)由于近代中國特殊的國情,在特定的條件下,中國的大資產階級有時也是民主革命的團結對象。如在抗日戰爭時期,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國內的主要矛盾。面對著共同的敵人——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中國共產黨號召建立起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就包括一部分大資產階級。這時,一部分大資產階級就暫時地成為統一戰線的對象,而不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對象。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對于大資產階級必須采取又聯合又斗爭的方針,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和無產階級的領導權。抗日戰爭勝利后,隨著國內主要矛盾的變化,大資產階級又成為民主革命的主要對象。
三、簡答題:43~45小題,每小題l0分,共30分。
43.為什么說我國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答案:(1)我國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由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前提決定的。我國的社會不是脫胎于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而是脫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由此決定了:第一,我國要用相當長的時期,完成其他國家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實現工業化和生產的商品化、社會化和現代化的任務。第:二,要用相當長的時間完善社會主義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發展成比較成熟的社會主義,顯示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2)我國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由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的現狀決定的。從總體上看,我國還沒有擺脫貧窮落后的不發達狀態,社會主義所要求的物質技術基礎還沒有充分建立起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不成熟;社會主義民主法制還不健全;封建主義、資本主義腐朽思想還有廣泛的影響。這一切決定了我國社會主義的發展必須經歷一個相當長的特定的初級階段。
(3)我國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由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處的國際環境決定的。戰后,現代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技術獲得了迅速發展;而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工業化、現代化的起點低,起步晚,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這一時代特點,決定了我國實現現代化必然要經歷一個相當長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時期。
44.為什么說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
答案:(1)改革是為了掃除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障礙,使中國擺脫貧窮落后的狀態。相對于新民主主義革命而言,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
(2)說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是從解放生產力,掃除發展生產力的障礙這個意義而言。
(3)說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是從改革的深刻性和廣泛性而言。從1978年以來的30多年間,我國社會生活最引人注目的變化是經濟體制及其他相關體制的改革。這些改革調動了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引起了整個社會關系和社會生活的深刻變化。
45.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是什么?
答案: (1)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這一矛盾貫穿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整個過程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決定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是經濟建設,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
四、論述題:46小題。共20分。
46.試論“一國兩制”構想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答案:“一國兩制”構想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主要表現在:
(1)“一國兩制”構想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學說。允許在一個統一的國家內部有兩種性質不同的社會制度長期并存。
(2)“一國兩制”構想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原則的堅定性和策略的靈活性相統一的原則。堅持祖國統一,這是原則問題,不能動搖和改變;同時,允許兩種制度并存,又表現出極大的靈活性。
(3)“一國兩制”構想是對和平共處原則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處理國與國之間相互關系的準則,把它用于處理一個國家的內政問題是一個創造。
(4)“一國兩制”構想是實現祖國統一的最佳方案。既適應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也充分照顧到港澳臺地區的歷史和現實情況,同時充分考慮到了與之相關國家在這些地區的利益,防止釀成國際爭端。
(5)“一國兩制”構想為解決國際爭端和世界遺留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即尊重現實,求同存異,尋找各方都能接受的、合情合理的方式和方法,使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關注微信公眾號:山東海浪教育 ,獲取更多學習資料,搜索山東海浪教育網校,觀看更多在線視頻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