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會聽到有人說,學歷沒啥用,大學生出來還不如農民工,人家月收入上萬,你大學生出來才幾千。如今社會滿大街都是本科生,學歷就是一張紙,不值錢。
知乎上也有網友被親戚灌毒雞湯:“不讀書也可以過得很好,上那么多學有什么用?你看那個誰沒讀大學不照樣一年賺20萬。”如果有人給你灌這樣的毒雞湯,千萬不要全然相信,畢竟把雞湯當飯吃的人,往往會落得一地雞毛。
他們說的是事實嗎?的確是事實。但忽視了至關重要的一點:概率。你陷入了一個邏輯學上的謬論,叫幸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你只看到經過某種篩選而產生的結果,而沒有意識到篩選的過程,因此忽略了被篩選掉的關鍵信息。
與幸存者偏差相對的,是一個失敗者偏差。比如看到新聞,某某名牌大學畢業生賣豬肉去了,或者長期陷入貧困領低保,就由此得出結論,“讀書無用,學歷無用”。
這同樣是一個概率問題,沒有學歷的人也有成功者,但概率很低;有學歷的人也有失敗者,概率同樣很低。以個別的案例來論證普遍問題,結論自然就錯了。
學歷真的不值錢嗎?學歷并沒有你表面看的那么簡單,1個本科學歷比你想象的值錢,擁有本科學歷你就是“隱形富豪”。
01
單靠1個本科學歷,你已領先中國一半人
可能大家都會認為,考上大學的分數線也越來越低,各種公辦民辦院校也越來越多,導致大學生越來越多了,這個確實是。
但是人口越來越多,就業機會增長趕不上人口增長,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每1萬人,有大學文化程度的只有893人。
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19636790人。
即使在大家覺得“大專多如狗,本科遍地走”的現在,在全國擁有大專以上學歷的人,只占全國總人口的10%都不到;在中國擁有本科學歷的人,10人里面還不到1個。
02
本科學歷,助你爭取新一線城市戶口
這幾年,中國多了一個關鍵詞:搶人
北上廣深等一線大城市,目前都實行了積分落戶制度。通過獲取一個本科學歷,獲取落戶積分是很多人的選擇。
很多新一線城市為吸引高端人才,紛紛出臺了各種優惠政策。近年,武漢、南京、成都、西安、長沙等城市,接連出臺各種人才政策招賢納士。一時間“搶人才”成為各大城市的工作熱點,不少人被城市搶人大戰刷了屏。“送”戶籍 “送”房子,各大城市為“搶人”各顯神通。
比如鄭州,本科畢業生三年內按每人每月1000元的標準發放生活補貼,購房補貼每人2萬元。再比如武漢,實行學歷落戶,高校畢業生租特定房可打八折。還有長沙,對落戶長沙的本科畢業生兩年內每年發放6000元租房和生活補貼。
在南京,40 歲以下本科生可直接落戶、外地大學生來寧面試有千元補貼、高層次人才首套房不限購 。
再比如武漢,實行學歷落戶,高校畢業生租特定房可打八折。
還有成都,普通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的青年人才,憑畢業證即可申請落戶。
有本科學歷,你才有留到一線城市的資本。
在一線城市生活,不僅是每月拿到的薪資高,更是享有更完善的醫療、教育、產業體系,擁有更高的公共服務業水平。
這些落戶政策,都是基于對知識的尊重和人才的認可。有本科學歷,你才有留到一線城市的資本。本科,就是“人才”的證明。
03
你的學歷,決定了你的起始平臺
學歷是求職的敲門磚。企業在招聘時,第一道門檻就是學歷。
打開招聘網隨便進去一家公司,最基本的要求之一都需要本科學歷。那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公司招聘為什么要求本科學歷:
首先,我們應該清楚,老板招人最看重的是解決問題,學歷只是一個參考標準。
其次,公司招人之所以設定一些篩選條件,如:本科、英語六級、1~3年工作經驗,是因為招人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情。
最后,從個體上看,人的能力與學歷沒有直接的關聯,專科、甚至高中畢業的牛人大有人在;但是從群體上看,名校畢業生中,優秀人才的比例更高,這是不爭的事實。所以,從本科或者名校畢業生中篩選,比從專科生中篩選出的合適員工幾率更大。
舉個栗子:
假設一個公司要招2個人。每1000個專科生中有1個人符合公司的要求,每500個本科生中有1個人符合公司的要求。每100個名校生中有1個人符合公司的要求。
·
如果篩選條件是專科,HR至少要瀏覽2000封簡歷。篩選條件是本科,需要瀏覽1000封簡歷。篩選條件是名校,需要瀏覽200封。
·
·
公司是一個商業機構,需要講究成本和效率。如果你是公司HR,你也傾向于從名校生的簡歷中篩選合適的人,這會大大減少你的工作量,也節省公司的運營成本。
·
之所以有這樣的設定條件為的是節省公司的成本,增加工作效率。
結合目前市場招聘規則,反過來想想:如果自己是本科學歷,那機會是不是會多點?
04
你的起始收入,決定了你的起始生活
本科學歷可以幫你賺更多錢
印度電影《起跑線》中,孩子上私立小學,父母不僅要買學區房,還要跟著面試。為了讓孩子上好學校,父母甚至不惜住到貧民區,裝成窮人,走特困生通道入學。
再回到現實中,2018年高校應屆畢業生高達800萬人,而酬薪是高校應屆生擇業考慮占據首位的因素,從國內招聘網聯合新東方在線發布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專科起薪2900元,本科起薪高達4500元。
同樣是大學生,本科可以讓你賺更多,每月多賺1600多元,一年至少多賺19200元。
上面公司招聘規則也提到了,絕大多數公司招聘員工學歷仍是的重要考察因素。我們不說學歷重要還是能力重要,但是我們應該要知道,如果沒有本科學歷,你連展示能力的機會都沒有。
你可能也會反駁說,某某老板有豪車有豪宅,還不是高中畢業。
每一個成功的草根背后,都躺著千千萬萬失敗的草根。你如何保證自己就是那個幸運兒呢?你又如何承擔不幸運的后果呢?
三毛說:“沒有根基的人,將來走任何一條路,都比那些基礎深厚的人來得辛苦和單薄。”所以,腦子清醒的人,比如王俊凱、關曉彤、易烊千璽、吳磊這些少年成名的明星們,都紛紛選擇了參加高考。那些退役的體育明星們,首選也是去上大學。
學歷不僅意味著更高的眼界和思維方式。在接受過教育之后,你會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會理性地思考問題,規劃人生,會更懂得和家人溝通,教育后代的方式也會更加科學。
這些無形的財富,會讓一個人受益終生。
05
本科學歷,讓你的人生有更多的選擇權
人生充滿了變數,人生的路有千萬條,你可以選擇自己的活法、可以選擇自己的道路、可以追求自己的成功、可以坐人生列車的臥鋪、硬座或站票……
選擇提升自己,提升學歷,也許是放棄安逸,但未來的你,人生會更多種可能。
擁有本科學歷,如果不想著急工作,你可以選擇繼續深造,考研或者出國留學。
不想繼續讀書的,你也可以不被限制的選擇各種各樣的工作。你還可以考公務員,考各種職業資格證書,參加司法考試。
本科學歷,可以讓你的人生多一些選擇,擁有更多可能,這些都是無價的。
事實上,世界上最坑人的謊言, 就是“學歷不重要”。
鼓勵實習生退學的咪蒙,自己文學碩士畢業;當年反對應試教育,毅然決然退學的韓寒,人到中年,卻說“不建議在大學前離開學校”。許多農村的父母都會告訴孩子:“好好學習,考上大學,別像我一樣。”他們磨破嘴皮子,就是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像自己一樣,吃苦受罪。
不要沉迷于短暫而虛無的謊言,不要迷信近乎不勞而獲的成功。努力努力再努力,豐富自己的學識,給自己穿上學歷的鎧甲,才不至于在青春的潮水退去之后,發現自己一無所有。
很多事情,也許準備了沒有用上;但更多的是怕遇上了,自己卻沒有準備好!
上一條 : 2020年畢業人數再創新高:博士坐下 本科等下 專科讓下
下一條 : 我害怕那些考證的人,特別是考學歷證的人!